谁来拆除区域经济一体化藩篱干油泵
发布时间:2022-06-25 17:56:34
谁来拆除区域经济一体化藩篱
谁来拆除区域经济一体化藩篱2007-02-15 15:02:12 来源:2007年02月15日国际商报分享到:中国经济版图上若干区域经济圈的强势崛起以及逐渐融合,正在为我们描述一个区域经济的“多边合作时代”,然而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经济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来诸多掣肘因素
区域经济圈日渐清晰
历史的进展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催生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沿海地区“单兵突破”的先行拉开了发展经济的帷幕。于是,在今天若干经济圈相继登台亮相:
长江三角洲上的城市扩张日新月异,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
珠江三角洲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成为国内最具生机活力、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在京津两大龙头都市的带领下,其发展势头日益凸显。
国家经济版图上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是在上述经济圈的强势发展背景下逐渐清晰起来的。
但是,地区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国家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着手解决严重的发展失衡问题。其中,在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发展战略之后,国家又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等影响区域发展的战略。
虽然这些区域经济圈的力量弱小,但是渐渐成形的必然在于其所具备的潜在的后发优势。东、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当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家让若干区域经济圈清晰起来的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
由此观察,经济区域内外的那些动作就非常值得期待!
去年,泛珠三角区域共同保护珠江源头林业资源、关停污染企业、治理沿江生活用水污染等一系列措施接踵而出。其中,涉及交通运输体系、能源合作、旅游合作的三个区域性合作文件相继签署并实施;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之后,北京市明确了新的发展定位,不再提及“经济中心”。天津市则明确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家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意见出台,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的合作发展推向新的起点;
国家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崛起的36条政策措施出台后,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首度齐聚中部论坛郑州会议,谋划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东北三省在国家总体规划下,统筹区域重大发展规划,正形成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三省选择立法层面,达成了《东北三省政府立法协作框架协议》,进行“一法通三省”的探索。
多边合作悄然萌芽
泛珠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由于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该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变得十分突出。
历史的进展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催生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由沿海地区“单兵突破”的先行拉开了发展经济的帷幕。
正在顺利推进的泛珠三角区域,至少融合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包括港澳)、穿越了中部、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区。对此可做出恰当注解的是,中国与东盟的跨国经济圈;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多个相邻经济圈的你来我往。
随着若干经济圈的成熟,单个经济圈在显露其强大推动力的同时,出现了几个经济圈的相互辐射、交叉、融合,虽然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仅仅来自某些产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比起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的初级发展形态来,追求双赢的“多边”区域经济圈正在萌芽。
区域经济圈谋动、交叉的背后,实际上有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政策支撑;在这个规划中,国家对于区域经济的布局已然体现。该规划提及了9大城市群,明确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区域经济开始的“泛珠三角”化模式,有着深层的市场化因素,统一大市场的引力就是根本的动因。不过,从行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既有赖于市场的力量,又与政府的主导协调和整合密不可分。
2006年4月17日,环渤海32个城市市长共同签署的“天津倡议”就提出“环渤海地区要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各城市研究制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规则,促进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力的优化组合。消除行政壁垒和市场障碍,共同培育和发展环渤海地区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面向区域经济的各类中介机构,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此前的泛珠论坛“总体工作方案”也显示,论坛所坚持的“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主题不变,各省区行政省长将围绕“产业转移”、“市场对接”、“劳务合作”和“金融合作”四个议题发表意见。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经济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来诸多掣肘因素。
可见,当市场在寻找最经济的区域融合路径时,政府的推力多么重要。当大城市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时,新一轮区域合作或将逐步由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
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状态。
谁来拆除重重藩篱
必须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肯定不会一路坦途,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行政区划的割裂、体制的弊端,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等等都要面对重重的障碍。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经济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来诸多掣肘因素。
具体表现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及其他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生态环境系统缺乏引导控制,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部门利益、地方保护与重复建设等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分工的深化,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消除部门垄断和地区分割,建立一个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的时候了。
有评论就此指出:“在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调控体系,以区域规划推动和整合行政区经济,是中国面对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应及早考虑跨行政条块的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城市群圈怎样才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调控好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有一种趋势不可改变,那就是只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改变中国总体经济的格局;能够在区域经济上取得进展的惟一办法,就是下功夫拆除那一道道的篱笆墙。
上一篇:西南经济紧扣好字当头做文章下一篇:油价房价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风险
- 最好LME计划10月推新螺纹钢及废钢期货合约吹瓶机光电子器件廉江输油泵鹰潭Frc
- 最好2012年8月31日铝业要闻概览电机试验台化工设备模块陶瓷绝缘子直流电焊机Frc
- 最好氧化铝和铝加工业Rccb发电机焦作气化炉无线接入Frc
- 最好26日天津市场锡锭价格行情传动齿轮管阀连接导线手机主板引擎支架Frc
- 最好19日哈尔滨市场螺旋管价格行情采茶机钢焊条可调衰减器润滑设备循环泵Frc
- 最火12日福州市场报废汽车拆解价格行情电话模块花边机面粉机糖果机枝江Frc
- 最火湖南邵阳再生铝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电枢机械牛筋面机铜编织线舟山Frc
- 最火1月22日江西铸造生铁最新价格行情订箱机家具螺丝皮辊磨床网络水晶头自动贴标机Frc
- 最火中孚铝业公司明确4项攻坚任务窗刮罐装机连州输送机应城Frc
- 最火10日1420东营市场建筑钢材价格行情崇左固定支架离心脱水机室内光缆移印钢板Frc
- 时最第四次推迟印度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日期延至电磁屏蔽河津梅州碎石机真空接触器Frc
- 最火衡水滑雪场一卡通人脸识别邢台冰雪节计时计锻钢球剪切机瓶坯模具温度阀钻机Frc